經(jīng)過了2010年的狂奔,白銀價格在2011年上半年的演義依舊激烈,但這并沒有脫離白銀的歷史性特點,目前37美元/盎司的白銀價格比2011年開盤價高出將近6個美元,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漲幅超過了18%。然而相對于白銀近幾年年平均波動率保持在30%以上的特點,今年前五月的白銀價格變化并無太多不可思議的地方。這說明白銀依然是白銀,而且僅僅是白銀。
現(xiàn)代投資市場時刻被信息、情緒充斥,黃金白銀市場也不例外,隨著中國黃金白銀市場及相對應投資者的增多,投資方式、方法和選擇性也在不斷變化,從而放大了黃金白銀價格的波動效應,比如年初開始的白銀價格上漲被投資者認為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并在情緒上認定白銀的熱度和漲幅似乎都高過了黃金,因此黃金市場沒有了往年那種紅杏出墻的風采,從而給市場的錯覺是黃金價格的漲幅比往年降低了。但如果拿出具體數(shù)據(jù),我們不得不承認,黃金依然是黃金,其波動規(guī)律和幅度均沒有太大改變。
關(guān)于黃金白銀的后市行情,如需要建立一個比較理性和客觀的分析基礎,我們首先要承認一點,黃金還是黃金,白銀還是白銀,這一前提。說來簡單,但對于投資者而言,很難做到。尤其對于目前的白銀市場來說,投資者總覺得現(xiàn)在的白銀市場跟十年前的白銀市場不可同日而語,似乎現(xiàn)在的白銀市場機會更多,空間更大。筆者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拋開因紙幣泛濫而引發(fā)的價格假象,目前的白銀市場跟十年前的白銀市場完全一樣,白銀的屬性并沒有發(fā)生任何變化,全球也沒有發(fā)現(xiàn)某種合成白銀的技術(shù),更沒有挖掘出白銀有什么大規(guī)模的新用途,所以供需市場的決定因素并未出現(xiàn)根本性改變。
在取消了行政管制之后,商品的價格變化一般都是市場行為,影響其變化的根本因素僅僅是供需狀況。再延展一點,就是什么因素能夠影響到供需,就可以影響價格。商品的供需跟其自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黃金、白銀、青銅、黑鐵……稱謂本身就是一種特點。幾千年以前,中國就有了這類商品,幾千年之后,這類商品的價值和價格依然都存在,而且相互的聯(lián)系可能并沒有出現(xiàn)過多的變化,金的價格依然高于銀,銀得價格依然高于銅,銅的價格依然高于鐵。或許人們是這樣理解問題的,認為獲取鋼鐵的速度和能力在不斷提高,于是鋼鐵價格要低于銅。人類發(fā)展到現(xiàn)在,銅和鋼鐵的替代品都已出現(xiàn),比如高強度纖維、特種玻璃、合金等。同樣的,黃金白銀的替代品也出現(xiàn)了,比如紙幣。要研究這類商品的未來價值,我們需要研究這類商品的替代品到底可不可*,能不能普遍和長期的使用。鋼鐵和銅的替代品已經(jīng)普遍的用于各類建筑及工業(yè),黃金白銀的金融屬性替代品如紙幣等也都在頻繁的使用著?墒俏覀円廊话l(fā)現(xiàn),替代品的出現(xiàn)并沒有改變他們之間的價格層次,黃金白銀價格依然要高于銅和鋼鐵。
黃金白銀的產(chǎn)出特點是地球儲量極其有限,但每個國家都基本擁有,在最稀有的資源當中,黃金白銀的分布相對均勻。這就給黃金白銀的金融屬性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另外,黃金白銀的金融屬性替代品與銅和鋼鐵的替代品有很大的區(qū)別,鋼鐵和銅的替代品可以永久的替代鋼鐵和銅,并長期使用,但黃金和白銀的替代品則是相對臨時的。在與替代品的博弈中,黃金白銀略勝一籌,從而導致黃金白銀價格的上漲比其他同類商品的上漲更加牢固一些。但這種博弈也引發(fā)了諸多不確定因素,比如黃金白銀價格在很長的時間里被人為(金銀本位)控制,其價值被壓制。當金本位和銀本位覆滅之后,黃金白銀與其替代品較量的結(jié)果似乎顯而易見,在最近幾十年的發(fā)展當中,全球諸多國家的紙幣及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均相對黃金白銀貶值。銅和鋼鐵這類商品的替代品發(fā)展依然迅速,而且是不可逆的,所以這類商品與黃金白銀之間的差距只能越拉越開。替代品的質(zhì)量和信譽受損,原產(chǎn)品自然會得到重視。因此,黃金白銀價格下跌的前提只有一個,就是全球信用貨幣如何能夠重新獲得市場的信任,并保證人們主動珍惜和使用。至于黃金白銀的供給產(chǎn)量和礦藏發(fā)現(xiàn)等等,市場不要指望這類消息影響黃金白銀價格的走勢,這就如同幾千年來,無論生產(chǎn)探礦技術(shù)如何發(fā)展,黃金、白銀、銅、鐵等的地位似乎從未發(fā)生過扭轉(zhuǎn)。
從目前各國央行的舉動來看,全球?qū)S金的金融屬性更加垂愛,并且已經(jīng)不再掩飾,央行購金行為和金融投資機構(gòu)介入黃金市場都表明了這一點。白銀市場相對弱一些,但白銀的金融屬性有所回歸,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白銀的金融需求量在民間開始釋放,購買白銀成為一種習慣和愿望。在這種情況下,黃金市場的穩(wěn)定購買力不會減少,其價格的波動將延續(xù)十年牛市的特點,有望每年以15%以上的空間向上攀升;白銀市場則變得更加活躍一些,由于購買情緒的穩(wěn)定性較差,白銀價格的波幅逐漸放大,但其底部卻不斷抬高,這符合白銀市場的變化特點,也符合白銀金融屬性的回歸,更符合黃金白銀歷史以來的價值特點。白銀唯一特殊的地方是,這個時間段內(nèi),投資者對它的關(guān)注度比之前提高了,僅此而已。
做出如此判斷的前提是,現(xiàn)階段黃金白銀金融屬性方面的替代品(紙幣)無法取得市場的持續(xù)信任,而各國在改變這一態(tài)勢方面表現(xiàn)散漫,讓市場看不到太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