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投資者認為黃金只是普通的大宗商品,所以它與銅、原木、豬排或者橙汁沒有本質區(qū)別。 但是他們不知道,或者沒有意識到黃金作為貨幣已經有3000年歷史,盡管有人認為黃金作為貨幣的歷史已成過去。 事實上,同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一樣,黃金依然是銀行和券商的外匯交易部門交易的主要資產,而不像其他商品那樣被歸入大宗商品交易部門。 央行資產負債表中,黃金同其他外匯儲備一樣,被歸入貨幣資產。央行知道黃金就是錢。央行從來不會持有其他大宗商品作為儲備。格領斯潘知道黃金就是錢,所以他在1966年那篇知名的論文《黃金和經濟自由》就闡明了這一點,而不是在成為美聯(lián)儲主席之后。 據倫敦黃金市場協(xié)會(LBMA)數據,黃金日均換手量為230億美元,換手量是買賣規(guī)模之差,交易量總額是兩者相加。盡管后者數據沒有公布,但是據估算大概為每天1750億美元。相比而言,CME銅每天交易總額低于40億美元。 黃金另一個重要特性是,黃金和金融資產是負相關的,比如股市和債券,同其他大宗資產不想關。 當金融資產下跌時,黃金傾向反向波動。這意味著黃金在資產組合中扮演保險的作用,因為它能削減波動性,改善回報,同時提高組合的Sharpe和Sortino率。 當金融資產下跌時,黃金傾向反向波動。這意味著黃金在資產組合中扮演保險的作用,因為它能削減波動性,改善回報,同時提高組合的Sharpe和Sortino率。 所以我建議所有資產組合應該至少有10%黃金,有人問我為什么不建議不把10%資產買豬排。我認為豬排不具有黃金那樣的保險功能。 所以我建議所有資產組合應該至少有10%黃金,有人問我為什么不建議不把10%資產買豬排。我認為豬排不具有黃金那樣的保險功能。 許多分析師用學術文章批評黃金,并抨擊持有黃金是壞投資。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犯了這個錯誤: 假設黃金是一種大宗商品。 不準確的假設導致他們無法得出精確的結論。如果人們研究貨幣歷史的話,他們將意識到金錢是一種以某種資產為后盾發(fā)現(xiàn)的貨幣,而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錢就是央行無法兌付的債務。 濫發(fā)貨幣歷史不斷重演,自有統(tǒng)計數據看,人類歷史上至少有56次濫發(fā)貨幣。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