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再生金:a.變動平穩(wěn),有平抑金價波動之作用 b.2005年僅增加1.5%,為861噸 c.投資者對金價漲跌的預期對再生金的影響較大 對價格的影響:金價漲跌成正相關聯(lián)系 例子1:1980年金價升至歷史高位850美元,當年再生金量也為1980年前的歷史最高記錄482噸,而當年全球的總產(chǎn)量僅為1340噸. 例子2:韓國政府在1997-1998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鼓勵國民以黃金換取國債,吸納了300噸的黃金用以維持該國貨幣的穩(wěn)定. 簡析:再生金,黃金的還原重用,相比新產(chǎn)天然黃金增長的有限性和央行售金的政策性,再生金的供應更具有彈性。 通常人們認為,金價對再生金的供應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金價顯著波蕩時,供應量會大起大落。 金價確實是影響再生金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單純的價格因素并不足以引發(fā)再生金的變化,因為再生金主要來自舊首飾、報廢的電腦零件與電子設備、假牙以及其它各式各樣的黃金制品,沒有緊急需要人們不必將這些有實用價值的黃金變現(xiàn)。再生金的供應量往往受金價和其它因素共同影響,其中對金價變動的預期對再生金供給意義重大,當人們預期金價仍會繼續(xù)上漲時,即使金價已經(jīng)處于相當高的位置,人們也不會立刻拋售再生金,而是希望在更好的價位拋售。而如果人們預期金價將會下跌,則會選擇立即拋售。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經(jīng)濟周期,在經(jīng)濟衰退的時候,再生金市場供求增加。這時,最先受到經(jīng)濟衰退影響,現(xiàn)金流出現(xiàn)問題的個人和機構會套現(xiàn)存有的、不能作為直接支付手段的黃金,形成再生金的供給。與此同時,對未來經(jīng)濟前景不確定的理性預期,使人們不會繼續(xù)在股票等風險較大的證券上投入資金而投資風險小的產(chǎn)品。另外,政府為了刺激經(jīng)濟會調(diào)低利率,這時將資金存入銀行或購買債券的低風險投資策略只是為保值而已,如果遇到通貨膨脹,實際價值還會下降。相比之下,黃金的內(nèi)在穩(wěn)定性,它不像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受發(fā)行該紙幣政府的信用和償付能力的影響,是最可*的保值手段,這使有剩余資金的人更愿意持有黃金。而在經(jīng)濟增長階段,一方面,人們不需要急著將手中的再生金套現(xiàn);另一方面,黃金和其它投資工具相比,既不會生息也不會分紅,人們對黃金投資的熱情就會降低,這使再生金的供給減少。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wǎng)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