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周二(9月30日)公布的美國9月份消費者信心意外下跌且房價升幅趨緩至近兩年低位,但是美元指數(shù)依然無視利空因素上揚,影響9月份資產價格表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美歐央行貨幣政策開始分化,美元指數(shù)強勁上漲,大宗商品價格暴跌。 美元這種量級的波動幅度蔓延至整個金融市場,提高了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打擊了大宗商品價格和新興市場貨幣匯率。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幾乎用于全球各種商品的定價。 第四季度情況如何,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投資者對經(jīng)濟前景的看法,即他們是否仍一致相信:美國經(jīng)濟表現(xiàn)將超過其他國家,美聯(lián)儲(FED)很快將升息,美元將進一步走強。 相形之下,第三季度歐元區(qū)的通縮擔憂有所加劇。歐洲央行將已經(jīng)是創(chuàng)紀錄的寬松政策再度放寬,而德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殖利率)也降至1%以下。 美元走強和波動率上升也利空新興市場,因投資者冒險意愿減弱,更傾向于把資金投入相對安全和有吸引力的發(fā)達市場,尤其是美國。 摩根士丹利全球外匯策略主管Hans Redekerat預計,“隨著美元進一步攀升,匯率成為全球經(jīng)濟版塊變化的緩沖,未來數(shù)月仍將維持這一特點。” 該主管并表示,“(匯市)從未與經(jīng)濟脫鉤,所以在全球經(jīng)濟增長不同步的環(huán)境下,匯率總是重新成為市場焦點。” 美元強勁和供應充足打壓原油 美國原油期貨周二(9月30日)紐約時段盤初暴跌3.8%,并刷新91.02美元/桶的近一周低位,同時也意味著本季度錄得兩年多來最大的季度跌幅,因日內公布的美國經(jīng)濟數(shù)據(jù)不佳,削弱需求增長預期,同時OPEC稱9月原油供應升至近兩年來最高水平。 另外,布倫特原油期貨周二下跌2.4%,并刷新94.88美元/桶的逾兩年低位。今年三季度NYMEX原油期貨累計下跌4.1%,而布倫特原油期貨累計下跌7.7%。 美元兌一攬子國際主要貨幣的匯率今日大幅上漲至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兌歐元匯率也創(chuàng)下兩年新高。通常美元匯率上漲會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期貨價格下跌,因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者買入這些期貨的成本將會變高。 因利比亞原油輸出進一步恢復,沙特和其他海灣國家產出上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9月原油產量為2012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當時的產量為3106萬桶/天) 原油產量沒有削減,油價同時由6月份的115美元跌至周二的97美元,這是一個OPEC核心海灣成員可以容忍的的水平,但這使得伊朗和非OPEC成員俄羅斯承受壓力。 基于船運,石油公司數(shù)據(jù),OPEC和咨詢機構的調查顯示,OPEC原油9月平均產量由8月的3015萬桶升至3096萬桶。 OPEC原油產出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該組織將在11月召開下次會議。利比亞貢獻了9月最大的增幅,盡管存在國內沖突,該國產量增加了28萬桶。伊拉克,尼日利亞,安哥拉和沙特也增加了產出。利比亞國際石油公司周一曾表示,目前利比亞原油日產量維持在90萬桶不變。 一些OPEC成員發(fā)聲擔心油價的下跌,該組織可能在11月27的會議上就削減產出展開辯論。OPEC預計,因美國頁巖油和其他生產商原油供應增加,2015年全球對該組織原油需求將跌至2920萬桶。伊朗上周五呼吁OPEC成員共同努力阻止原油進一步下跌,但海灣生產國原油部長和代表保持平靜。 據(jù)彭博社最近調查顯示,多數(shù)分析師預計上周美國商業(yè)原油庫存將增加150萬桶。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此前數(shù)據(jù)曾顯示,9月19日當周美國國內原油日產量曾觸及887萬桶/日的1986年3月來高位。同時,當周美國原油日進口量下滑124萬桶,至687萬桶/日,為今年5月來最低水平。 紐約投資公司Jefferies Bache高級副總裁Andy Lebow稱,美元上漲導致油價全面承壓;此外,美國汽油期貨價格的穩(wěn)步下跌也起到了拖低油價的作用。 德國商業(yè)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Carsten Fritsch表示,“利比亞已經(jīng)大幅增加了原油產出,更長遠來看,OPEC在2015年的原油產量將高于預期。OPEC下次會議將要召開,該組織將承受壓力! Tyche Capital Advisors商品基金經(jīng)理Tariq Zahir稱,“未來油價還可能進一步下滑,畢竟從供需面來看,當前市場依舊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tài),同時美元繼續(xù)走強也將令油價承壓。” 大宗商品暴跌原因幾何? 美聯(lián)儲加息周期臨近,9月份美債收益率較前期回升。REITs和大宗商品等利率敏感性資產下跌(REITS近一個月下跌,但年初至今漲幅居首)。 前瑞銀首席經(jīng)濟學家George Magnus指出,“美元可能已經(jīng)啟動了自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的第三次大牛市。這次牛市可能和前兩次遙相呼應。” 自6月30日以來,彭博大宗商品指數(shù)下跌了11%,整個二季度跌幅為2011年以來最大。而MSCI 所有國家全球股指下跌2.7%。追蹤10種主要貨幣對的彭博美元指數(shù)跳漲6.5%,為2008年以來的最大幅度,并于昨日觸及2010年6月以來的最高點。 Magnus表示,“這次美元的上漲,主要是受到美國經(jīng)濟回暖,名義或真實利率利率上漲的推動。從某種程度上說,還伴隨著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衰落和大宗工業(yè)商品價格的走低。而自2011年美元走弱以來,這兩者都經(jīng)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繁榮! 盡管追蹤22種原材料價格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shù)已跌至五年低點,但部分投資者仍認為,大宗商品市場將有更糟糕的事情發(fā)生。彭博社數(shù)據(jù)顯示,本月,美國原材料行業(yè)的交易所交易產品資金流出高達8730億美元,為4月以來的最大規(guī)模。 撤出大宗商品資金的投資者主要看淡此類資產的需求前景。作為全球最大谷物、能源和金屬買家的中國,其經(jīng)濟增速可能為20年最慢。而正因中國和歐洲的能源消費需求增長前景暗淡,國際能源署調降了全球原油需求的預估。 Huntington Asset Advisors基金經(jīng)理Peter Sorrentino表示,“大宗商品整體行業(yè)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表現(xiàn)良好,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也導致了供應過剩和產能過剩。(但目前)它肯定已經(jīng)變成了資金開始撤離的資產種類! 多家國際著名投行看空原材料行業(yè)。從法國興業(yè)銀行到花旗集團都預計,很多原材料行業(yè)將持續(xù)虧損。 法國興業(yè)銀行在9月12日調降了其追蹤的43種原材料的價格預期。9月24日,花旗集團也削減了包括原油、黃金、玉米和小麥在內的價格預期。高盛看空銅和黃金。大量供應助推覆蓋22種原材料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shù)中的14種商品走低。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