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創(chuàng)新高在黃金市場上司空見慣,投資者對黃金價格創(chuàng)新高不再興奮和意外。如果黃金價格的上漲是無限的,那么它將需要什么樣的因素來支撐呢?避險?央行購買?消費?還是一種對黃金“愛戴”之下的潛移默化的投資選擇?筆者覺得,都不是。 拿中國目前被“爆炒”的各類農產品來說,黃金價格的運動周期有其內在獨特的理由和理論邏輯。大蒜、生姜、蘋果、玉米,甚至是鐵礦石、稀土等,這類產品的供需周期較短,改變起來也很快,大蒜短缺可能通過一年的種植就能解決;稀土這類資源只是說儲量有限,但供應起來很方便,想增加供應量也很快。黃金則不然,黃金供需周期長,除了央行售金,目前沒有任何方法能夠短時間內改變黃金供需,如果各國央行像目前這樣,只買不賣,黃金市場的供需周期想要改變,可能至少還需五年、十年時間。 中國是目前全球黃金產量最大的國家,也是生產速度增長最快的國家,但中國黃金產量從2000年的162噸增長到目前的320噸左右,用了整整十年時間,而在這十年時間里,開采金礦的成本也基本翻番,各種需求的增長早已不是翻番能夠計算的,也就是說,產量增長只能推高成本,并且產量增長遠遠落后于需求增長。所以黃金市場的供需周期并不像農產品和普通礦藏那樣,一兩年就能通過提升產量的方式解決供需平衡問題,這一點原油市場也是無法比擬的,如果沒有歐佩克組織,或者說歐佩克不去限產,筆者可以肯定的說,我們現在依然能夠買到30美元/桶的原油。黃金的不同在于,就算沒有人為限制,沒有制度約束,供應依然不會增長太快,因為由于黃金的各類屬性已經給人類對它的采掘加上了非常高的“枷鎖”。沒有國家批準、沒有五年以上的礦區(qū)建設、沒有上千度的熔爐、沒有高昂的提純設備、沒有一流的專業(yè)技能、沒有掌控金價波動的風險資金等等,就無法在黃金的生產領域取得進展,這是黃金本身固有的屬性所決定的,可以說,人類對黃金的改變似乎還只停留在形狀上,與一千年以前相比,進步不大。 消息面之所以成為黃金價格短期波動的風向標,是因為消息面影響了短期投資情緒,對投機市場的資金和全球游資提供了套利和對沖機會,也屬于市場流動性和價格波動的自然變化。 近日,自西班牙出現嚴重罷工事件以來,歐洲債務問題重燃,尤其是在救助債務國問題上,歐元區(qū)核心國家德國表示不贊同成立大規(guī)模救助基金,外加穆迪高調宣布下調匈牙利主權信用評級,給全球市場投資者信心一個嚴重打擊,全球投資人在拋售歐元的同時推高了美元匯率。按投資市場規(guī)律,推高美元匯率將降低黃金的投資需求量,黃金價格會下跌,2009年12月份至2010年初,正是因為希臘債務危機導致美元的上漲和黃金的下跌。對于當前的市場,似乎與2009年12月份的狀況極其類似,美元的反彈、歐洲的債務問題,唯一不同的是黃金沒有持續(xù)下跌,反而創(chuàng)出了新高。是短期市場背離了消息面嗎?筆者認為不會。任何品種的短期走勢都離不開消息面,或許我們考慮消息面還欠缺一些。 就在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的12月6日,韓國宣布本周擇機進行炮火試射。除此之外,中國剛剛公布了2010年的黃金進口量,比去年增長4.8倍。如果把這類消息加起來,美元因為歐洲債務問題持續(xù)反彈的概率在增大,而黃金則受到其他買盤和中國市場的利好消息的影響,沖擊1500美元/盎司的底氣變得充足。 拋開歐洲和美國無法收緊貨幣的大背景,消息面的變化告訴市場,短期內黃金的強勁趨勢給更多投機資金提供了獲利空間,也給信心十足的普通投資者帶來了更多風險,如果大家對本輪趨勢的預計都是1500美元,那么請問誰會在1500美元的高度去接盤呢?敢進入,跑得快,或許是當前黃金市場投資者博取短線收益的唯一方法,價格已經不再重要。當然,風險就是短線投資者到底是在跟誰賽跑。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