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縮”還是“寬松”?這是個問題。面臨危機后疲弱的經濟復蘇勢頭,英國的財政政策果斷選擇前者,而貨幣政策制定者們卻仍然猶豫不決。 本周二即將公布的英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數據或將這一頹勢顯露無遺。經濟學家預期中值顯示,第三季度英國經濟增速將從第二季度的1.2%降為0.4%。分析人士認為,即將公布的第三季度GDP數據或許將促使英國央行在今后幾個月中進一步采取量化寬松。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上周公布了今后四年政府削減810億英鎊(約合1280億美元)的財政預算細節(jié)。但與此同時,英國央行同一天公布的會議紀要卻顯示,貨幣政策委員會內部仍然對今后貨幣政策持三種不同意見。 財政“減赤”果斷激進 “今天是英國從懸崖邊往后退一步的日子。”奧斯本當天表示。 這項高達810億英鎊的削減計劃包括將在今后四年(2011/12~2014/15)中削減多個政府部門的開支,減少70億英鎊的各項福利。奧斯本還確認,到2015年底將有49萬個工作崗位消失。這意味著英國全國將近1/10的公務員可能失業(yè),這也是英國自二戰(zhàn)以來最為嚴重的裁員行動。 大幅削減政府支出是為了減少英國政府目前已高達1550億英鎊的財政赤字。這項頗為激進的“減赤”計劃盡管果斷,卻也艱難。英國政府下了巨大“賭注”,這項政策背后的假設是:公共部門“勒緊褲腰帶”能夠將借貸成本保持較低從而振興私人部門,而不會削弱英國本已遲緩的經濟復蘇步伐。 這次的“賭注”也標志著英國成為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脆弱時采取緊縮財政政策的“實驗室”。經濟學家已經就政府在抗擊經濟衰退過程中的適宜角色而爭論了半個多世紀,如今,繼承了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理論的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與他的經濟顧問們,相信政府財政赤字有必要在經濟低谷時取代私人部門需求,盡管承認有必要在長期內削減赤字。美國一直在敦促歐洲國家不要過于激進地削減支出,擔心這會將全球經濟再次拖入衰退。 但在歐洲,從愛爾蘭、希臘一直到德國與法國,“緊縮”已成為歐洲標志性口號。 貨幣政策走在“三岔路口” 與果斷的財政政策相比,英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要“糾結”得多。在經濟增速放緩與通脹居高不下的矛盾信號中,是否要進一步對經濟注入更多流動性?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10月20日公布的本月議息會議紀要明確顯示,央行官員如今“兵分三路”。 一些MPC委員擔心政府當天公布的大幅“減赤”計劃會將英國經濟拖入衰退,他們主張央行應重啟量化寬松政策,即重購國債以降低長期利率,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另一些委員則更擔心通脹——高達3.1%的通脹率自去年12月以來便居高不下,并遠遠高出英格蘭銀行2%的目標水平。他們認為,在通脹率處在相對高位時重啟量化寬松政策可能會對英格蘭銀行造成政策可信度的問題,因為央行的主要職責之一便是維持物價穩(wěn)定。 第三種觀點就是“按兵不動”,這也是大部分猶豫不決的委員的暫時決定。 這是自2008年8月以來英國央行第一次出現如此“三岔路口”的局面。英國的處境與美國截然相反。面臨高失業(yè)率與低通脹的美聯儲預計將在下個月初的議息會議上宣布采取進一步量化寬松政策刺激美國經濟。與此同時,歐洲央行開始考慮退出一部分支持銀行業(yè)的非常規(guī)性政策。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