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伯南克講話看金銀中長期前景
|
周一國際現貨金價以1690.75美元開盤,最高上試1695.1美元,最低下探1585.4美元,報收1692.05美元,相較于前日上漲0.9美元,漲幅0.05%,日K線呈現一根窄幅強勢波動的小陽線。 周一金銀市場因美國休市而交投清淡,金價雖窄幅震蕩趨強,但強勢力度的延續(xù)又并不強。我們認為周二金銀市場有望繼續(xù)延續(xù)短期強勢,故周一逢金價回蕩至1587美元附近時,我們建議客戶可以進一步增倉多頭,盡管倉位已經很重,我們對金銀市場9月的表現充滿期待。 消息面因美國休市而不多,唯有歐洲偶爾流出與短期市場走勢不和諧的債務憂慮,像是當前市場優(yōu)美進行曲中的一絲雜音,并未影響金銀價格繼續(xù)上行的主旋律,顯示金銀市場信心正在全面改善。近兩日市場關注最多的并不是歐債危機前景,而是伯南克講話的含義。甚至筆者也不太清楚諸多投資者何時將視線目光從歐債危機上進行了全面轉移,盡管筆者認為已相對較晚。這部分投資者多為美元多頭、歐元空頭、金銀市場空頭,他們仍偶爾向歐債危機的題材一瞥,希望獲得支撐自己投資方向的題材,但他們也感到僥幸成分越來越重。故近兩日對伯南克講話“挑刺”的也多為這類投資者:大體之意是認為伯南克周五講話沒有新意,QE3仍可能是“一簾幽夢”,QE3已是一個翻炒過度的題材。于是認為金銀的上漲與歐元的反彈可能僅是曇花一現。我知道,這類投資者的此信念正變得越來越脆弱。 首先需要聲明一點的是,筆者并非因為看多做多而將空頭當場譏諷或打擊的敵人,實際上筆者很希望成為散戶朋友有益的向導。在此駁斥空頭觀點是希望一般投資者在今后的市場分析或解讀中調整一些看待市場的思路。切忌將基本面分析與解讀當成一個裝飾自己分析成熟的道具,最終形成用基本面去附會市場表現的“偽基本面分析”,而不是通過合理的基本面解讀去推導后市可能出現的變化。筆者周末曾看到這樣的基本面解讀,且刊登在國內權威的財經媒體上,這是典型用基本面分析去附會市場表現的偽基本面分析,很多散戶甚至市場分析的所謂基本面分析都是偽基本面分析。其認為周五金價在22點開始的快速下滑是因為“市場認為伯南克老調重彈”,隨后金價逆轉大幅飆升的原因是“交易員重新斟酌了伯南克的措辭”,這類刊登在大型權威媒體上的“基本面分析”,你們認為有意義嗎!實際上,很多投資者解讀基本面的水平僅停留在這樣層面。 如果說美國QE3是一個相對于市場的舊題材,那么歐債危機無疑是一個相對于市場利用更為陳舊的題材。筆者6、7月份就曾不斷分析過歐債危機題材是一輪在10年上半年之后的題材翻炒,且通過資金流向的深度研究后認為這第二輪的翻炒效果相當不佳。2010年6月上旬之前的歐債危機被投機力量炒得飄香四溢,以索羅斯為首的歐元空頭大獲全勝,直到歐洲央行動怒聲稱將成立4000億歐元的平準基金打擊歐元投機空頭時,做空歐元做多美元的投機才全面退潮。當時歐債危機題材的核心依然是希臘債務危機。不少缺乏前瞻眼光的對沖基金因沒有趕上這輪歐債危機題材的做空行情,腸子都悔青了! 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至今,歐債危機題材再度襲擊市場。在2011年錯失行情的對沖基金可不愿落下這輪題材的利用,在2012年題材日盛時蜂擁入市做空歐元、做多美元。就威爾鑫在6月下旬的資金流向全面分析來看,做空歐元做多美元的場內與場外資金流入是2010年上半年那輪資金流入的3倍以上。反觀對應的市場表現,與2010年上半年行情相去勝遠。故筆者當時提醒投資者,這輪歐債危機題材的翻炒相當“無味”,就中期而言,投資者即便不看漲金銀和歐元,但切忌中期做空。當時此觀點相對于市場表現極不符合散戶胃口,從諸多散戶來信或留言中能夠感到這種市場情緒,幾乎把筆者當成了空頭散戶的敵人。筆者知道這類投資者最終的必然結局,從歷史來看,追逐表象的散戶不可能在零和游戲市場獲得真正勝利。近期筆者收到的來信或留言又多了,依然是之前將筆者當成敵人的那些空頭散戶,它們現在的問題是“目前怎么辦?”筆者給不了這類投資者答案。如果一個投資總停留于追逐市場表象,或停留于“偽基本面”分析水平,你即便告訴了他這次怎么辦,其也不知下次怎么辦,最終懸疑僅是被機構怎么“拌”著吃掉的問題。故投資者要想解決怎么辦?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分析或解讀市場的思維怎么了? “QE3是個舊題材”這話聽起來似乎獨特,且可能蘊含與眾不同的獨到智慧,以及勾起別人且聽下面怎么說的興趣。但希望這種得意不是建立在最終據此投資失意的基礎上,否則有什么意義呢!筆者近期也在不斷思索QE3的問題,不僅自己通過美國經濟數據及其官方言論在思索美國QE3的可能或進程,更進一步思考市場主力資金在如何看待美國QE3,主要通過主力資金的流向來推導其對美國QE3的可能看法。如果這些推導與筆者純基本面思考的結論相符,筆者會進一步強化自己的觀點。如還有技術面與市場表現的進一步支撐證明,那基本不會存在戰(zhàn)略失誤。 上周五伯南克的講話雖然不多,但我認為觀點相對于其以往非常鮮明,一些投資者或市場分析人士還要求更多信息,無疑顯得過于苛求。下面讓我們來進一步回顧伯南克講話,并進而對其解讀,以期獲得對后市投資的有益指引: 8月31日美聯(lián)儲主席伯南克表示:“將在必要時提供進一步寬松貨幣政策”,這話聽起來像沒有新意的套話,投資者希望伯南克直接表示推或不推QE3,如果推QE3,會在什么時候。如果伯南克做這樣的陳述,那么美國有數百萬人可以替代其位置,其也不可能獲得連任!霸诒匾獣r”包含很多含義,需要通過經濟指標審視美國經濟復蘇程度,以及這種復蘇程度能否經受來自歐洲看似意外的沖擊。而審視經濟復蘇的指標也包括很多含義,反應制造、消費的經濟指標、反應就業(yè)形勢的指標,甚至還有是否適宜推出QE3的通脹指標及前景等。故此一句話,包含的含義太多,如需細細展開,也不是伯南克的職責,而是其秘書的職責。且應是其秘書對領導或會議報告中的陳述與討論,而不是對投資者的職責。對一位成熟負責的基本面分析人士或投資者而言,當伯南克提到“在必要時”,你的腦海里應該能立即浮現很多豐富的內容,并據此判斷這個“在必要時”的大致含義。筆者斷言,絕大多數投資者與分析人士都會把“在必要時”這幾個字當成伯南克在“抹漿糊”,或根本就不知道還需進一步領會這幾個字的深層含義,認為伯南克講話沒有新意。這樣的粗淺認識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具體應該怎樣思考呢?首先這句話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可能提供進一步寬松貨幣政策”,其二是滿足“在必要時”的條件。條件是什么呢?滿足嗎?很多投資者與分析人士沒有儲存這樣的信息,這樣信息需要平常不斷積累。條件之一是通脹可控,推出QE3不會引發(fā)當前明顯的通脹。從近月美國通脹指標來看,通脹年率基本控制在2%以內,非常良好的通脹指標,意味著從流動性考慮存在推出QE3的條件。條件之二是看除通脹指標之外的其余很多重要經濟數據,比如作為消費性主導國家的美國零售銷售,還有就是美國重點關注的就業(yè)情況。從具體經濟數據來看,美國零售數據搖擺不定,雖7月獲得大幅增長,但卻是建立在6月大幅下降基礎上,且就絕對零售銷售數據來看,美國7、8月的零售數據基本低于一季度的每一個月。從就業(yè)情況來看,失業(yè)率一直高居在8%以上,這是一個讓美國不能長期忍受的指標。盡管上周幾個經濟數據表現較好,但都體現出明顯擺動特征,數據并未出現良好的線性回升趨勢。從外部環(huán)境來看,美國擔心歐元區(qū)經濟惡化進而受到沖擊,實際上,盡管我們認為歐債危機可控,但經濟發(fā)展確實在慣性趨勢下惡化。故美國經濟遭遇歐洲經濟放緩的沖擊基本不會是什么“意外”,而存在很大可能。故如果投資者對上述信息有一個長期的儲備過程,你會明白伯南克“在必要時”這幾個字的含義,那基本意味著美國QE3就是一種“必要”。你不能得出“必要”的解讀,是因為平常信息儲備與梳理不夠,也并不是伯克南講話“不耿直”。 伯南克還表示“在考慮進一步寬松政策方面,美聯(lián)儲將考慮不確定性及政策工具的限制”。這同樣包含很多含義。比如,盡管當前通脹可控,但推出QE3后將形成怎樣的通脹新沖擊?此乃不確定性,這需要美聯(lián)儲在QE3的額度上進行考量。關于可能產生的政策工具限制,意味著美聯(lián)儲將斟酌將以什么樣的形式來推出QE3,以及希望QE3主要刺激到哪些經濟和金融領域等。 伯南克表示:“非傳統(tǒng)政策的成本似乎可控,若經濟允許,不應排除進一步刺激的可能”,這句話可以看成是對第一句中“在必要時”更為肯定的補充。即伯南克認為當前推出QE3的成本可控。“若經濟允許”同樣看似圓滑,但仍包含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了解程度。通過我們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美國經濟確實允許推出QE3,甚至可以理解為需要推出QE3。前周美聯(lián)儲會議紀要中諸多美聯(lián)儲官員的觀點趨向更能體現這種含義。 伯南克還表示:“在美聯(lián)儲評估政策的時候,不應當忽視美國面臨的巨大經濟挑戰(zhàn)”,這句話其實仍是強調推出QE3的必要性,因當前美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zhàn),需要更多刺激予以改善。對美聯(lián)儲內部以費舍爾為代表尚反對QE3的少數官員而言,“不應當忽視美國面臨的巨大經濟挑戰(zhàn)”,即這句話更多是說給反對QE3的人士。相對而言,QE3之后會面臨新的挑戰(zhàn),比如通脹前景能否繼續(xù)可控等,但這不應是這句話所要表達的含義。 伯南克表示:“將敦促歐洲推進政策解決危機”,這句話看似與QE3無關。但其表達出美國經濟可能遭遇來自歐洲沖擊的擔心,且美聯(lián)儲內部總體認為當前美國經濟復蘇程度顯得脆弱,一旦歐洲經濟惡化,沖擊可能進一步波及美國。故傾向繼續(xù)寬松加大經濟復蘇力度,以對抗來自歐洲沖擊的韌性。故這句看似對歐洲經濟憂慮的擔心,仍包含美國推出QE3的必要趨向。 伯南克還表示:“除非經濟更快增長,否則失業(yè)率料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在可持續(xù)水平上方”。這句話并不饒舌。通俗的表述應該是,如果經濟不能更快增長,美國失業(yè)率將進一步放大。怎樣讓當前處于風雨飄搖中的美國經濟“更快”增長呢?QE3是幾乎必然的選項。 伯南克最后表示:“美聯(lián)儲前兩輪資產購買計劃或已增加產出3%,并增加兩百萬個就業(yè)崗位”。很多反對QE3的人士曾批判認為前兩輪QE毫無成效,美國不應繼續(xù)采取新一輪錯誤的QE。伯南克這句話正是對這種觀點的回擊,肯定了此前兩輪QE的巨大成效。言外之意,如果推出新一輪QE,無疑依然成效顯著。這同樣是非常明確的QE傾向表達。 筆者對關于伯南克周五講話沒有新意的看法真的無語,這類投資者或分析人士一直處于哺乳階段,希望伯南克像個奶娘一樣對其細致地灌輸觀點,自己沒有絲毫信息加工能力。即便干著“雜活”的伯南克秘書也不可能成為投資者的奶娘。投資者要想成熟,首先需要斷奶,學會相對深度的獨立思考與信息儲備,及信息再加工。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斷奶的投資者則天天盯著天上期待。 故綜合伯南克講話及上述分析,我們認為美國QE3是極大概率的事件,只是規(guī)模與方式的權衡而已。但這樣的氛圍足以營造出金銀延續(xù)中期走強的環(huán)境。很多空頭目前僥幸希望歐債危機更重些,讓他們有脫困機會。而筆者早在6月底的資金流向分析中即強調,做空歐元的投機力量已開始大規(guī)模撤退,不可能短短3、4個月后又大規(guī)模返回。期待戰(zhàn)略性撤退的機構派出游擊小分隊來解救被套散戶,這只能無限地期待,但前提是你的投資賬戶在等待中將依然健在。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