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自6月高點下跌超過40%,這一原油進口國的好消息無疑是俄羅斯、委內(nèi)瑞拉和尼日利亞等原油輸出國的噩耗。有人把油價暴跌歸咎于美國頁巖油大繁榮,有人則責怪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無法達成限產(chǎn)協(xié)議。 然而,大宗商品的凄慘遠不止于此。鐵礦石價格在跌,黃金、白銀和鉑金等貴金屬也未能幸免,糖、棉花(12840, -30.00, -0.23%)和大豆(4310, -14.00, -0.32%)等農(nóng)產(chǎn)品也不例外。實際上,進入下半年以來,大部分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都在下跌。盡管不同商品的下跌各有各的行業(yè)因素,但是大宗商品如此廣泛的下跌意味著是宏觀因素在起作用。 那么,什么宏觀因素可能驅(qū)使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也許是通縮。但是,盡管通脹率很低, 甚至在某些國家出現(xiàn)了負值,通縮論仍然有待更多的證據(jù),因為大宗商品價格相較于整體物價水平在下跌。換言之,大宗商品的實際價格在跌。 最常見的解釋是全球經(jīng)濟增速放緩,抑制了對能源、礦產(chǎn)和農(nóng)產(chǎn)品的需求。實際上,自今年年中以來,大部分國家的經(jīng)濟增速都在放緩,GDP增長預期都被下修了。 美國是主要的例外。美國經(jīng)濟復蘇的態(tài)勢似乎日益確立,過去兩個季度的年化GDP增速預期都超過了4%。然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在美國卻尤為明顯!督(jīng)濟學人》匯編的歐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shù)在過去一年中其實是上升的。在下跌的只是吸引了全部眼球的、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指數(shù)。 于是,我們就不得不談一談貨幣政策,這一對商品價格至關重要卻常常被忽略的因素。市場廣泛預期美國貨幣政策將會收緊,美聯(lián)儲已于10月結(jié)束量化寬松(QE),并且可能在明年某一時刻開始上調(diào)短期利率。 歷史是何其相似。上世紀七十年代、2002-2004年以及2007-2008年,真實利率下降伴隨著大宗商品真實價格的走高;而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真實利率大幅上升導致了商品價格大跌。 有一種需要用直覺去感知的看法認為,當美聯(lián)儲“印鈔”時,錢在流入其他地方的同時也流入了大宗商品,并推高了它們的價格。于是,當利率上升時,商品價格就會下跌。但是,貨幣政策的影響究竟是怎樣傳導的呢? 實際上,真實利率可以通過四個渠道影響商品價格(除了它對經(jīng)濟活動水平所產(chǎn)生的影響之外)。第一,通過給予供應商更大的動力加大對原油、黃金等商品的開采力度,加快供應增長的步伐,高利率削減了可儲藏大宗商品的價值。第二,高利率也降低了企業(yè)增加大宗商品倉儲的需求。 第三,作為對加息的回應,基金經(jīng)理會減持大宗商品轉(zhuǎn)而配置短期國債。第四,高利率將使本國貨幣走強,從而降低外來大宗商品的價格(哪怕以外幣標明的商品價格并未下跌)。 美國今年還沒有真正開始加息,因此大部分上所述機制還未真正直接對大宗商品價格產(chǎn)生影響。不過,投機者預期明年美國利率會走高,從而提前反映在了商品價格上面。 上述的第四種影響機制——匯率,已經(jīng)在起作用。美國即將收緊貨幣政策之際,日本央行[微博]和歐洲央行卻走上了實施更多貨幣政策刺激的道路。結(jié)果是,美元相對于日元、歐元大幅升值,進入下半年以來,歐元/美元下跌近8%,日元貶值近14%。這解釋了為何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在下跌,而以其他貨幣衡量的商品價格卻在上漲。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